全国市政建设重点工程公布(一)
作者:鲁恒双T板 发布时间:2017-05-31 12849 次浏览
住建部联合发改委25日公布《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提出了24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指标。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国家级、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。
《规划》 统筹城市交通系统、城市地下管线系统、城市水系统、城市能源系统、城市环卫系统、城市绿地系统、智慧城市7个方面, 提出“ 十三五” 时期发展目标、规划任务和重点工程,将为建筑企业带来大量基础设施项目!
(一)城市路网加密缓堵工程。
新增(含道路挖潜新增的路面宽度在3.5米及以上各种铺装道路、道路新建)城市道路10.4万公里,新增道路面积19.5亿平方米。
规划任务:
1、建设快速路、主干路、次干路和支路等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;
2、强化次干路、支路建设, 进一步提高建成区路网密度;
3、打通“断头路”,提高道路通达性;
4、加强城市道路与桥梁的养护、改造;
5、加快停车设施建设,加强城市建筑物非机动车、机动车车位配建。
(二)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。
500万人口以上特大、超大城市,加大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,300-500 万I型大城市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,100-300万Ⅱ型大城市积极推进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,共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以上。
规划任务:
1、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设城市轨道网络,优化轨道交通功能层次;
2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,构建覆盖主客流走廊的城市轨道交通骨架;
3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,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;
4、构建步行、自行车、公共汽( 电) 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机衔接。
(三)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程。
结合道路建设与改造、新区建设、旧城更新、河道治理、轨道交通、地下空间开发等,建设干线、支线地下综合管廊8000公里以上。
规划任务:
1、全面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、材质落后、漏损严重、瓶颈管段的供水管网,降低管网漏损率和事故率;
2、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,对暂不具备分流改造条件的,要建设截流干管,适当加大截流倍数;
3、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供热、燃气、电力、通信等地下管线进行维修、更换和升级改造;
4、对存在塌陷、火灾、水淹等重大安全隐患的电力电缆通道进行专项治理改造;
5、推进城市电网、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;
6、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热及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;
7、打通市政基础设施的“ 最后一公里”;
8、在城市新区、各类园区和成片开发区域,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;
9、老城区因地制宜推动综合管廊建设, 逐步提高综合管廊配建率。
(四)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程。
新建水厂规模共计0.45亿立方米,新建供水管网长度共计9.30万公里。对出厂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全面进行升级改造,总规模0.65亿立方米/ 日。对受损失修、落后管材和瓶颈管段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,共计9.08万公里。对不符合技术、卫生和安全防范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,总规模1282万户。在100个城市开展分区计量、漏损节水改造。
规划任务:
1、加快对水源污染、设施老化落后等导致的供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、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的更新改造;
2、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检查和改造,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;
3、推进城市再生水、雨水、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,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。
《规划》 统筹城市交通系统、城市地下管线系统、城市水系统、城市能源系统、城市环卫系统、城市绿地系统、智慧城市7个方面, 提出“ 十三五” 时期发展目标、规划任务和重点工程,将为建筑企业带来大量基础设施项目!
(一)城市路网加密缓堵工程。
新增(含道路挖潜新增的路面宽度在3.5米及以上各种铺装道路、道路新建)城市道路10.4万公里,新增道路面积19.5亿平方米。
规划任务:
1、建设快速路、主干路、次干路和支路等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;
2、强化次干路、支路建设, 进一步提高建成区路网密度;
3、打通“断头路”,提高道路通达性;
4、加强城市道路与桥梁的养护、改造;
5、加快停车设施建设,加强城市建筑物非机动车、机动车车位配建。
(二)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。
500万人口以上特大、超大城市,加大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,300-500 万I型大城市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,100-300万Ⅱ型大城市积极推进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,共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以上。
规划任务:
1、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设城市轨道网络,优化轨道交通功能层次;
2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,构建覆盖主客流走廊的城市轨道交通骨架;
3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,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;
4、构建步行、自行车、公共汽( 电) 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机衔接。
(三)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程。
结合道路建设与改造、新区建设、旧城更新、河道治理、轨道交通、地下空间开发等,建设干线、支线地下综合管廊8000公里以上。
规划任务:
1、全面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、材质落后、漏损严重、瓶颈管段的供水管网,降低管网漏损率和事故率;
2、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,对暂不具备分流改造条件的,要建设截流干管,适当加大截流倍数;
3、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供热、燃气、电力、通信等地下管线进行维修、更换和升级改造;
4、对存在塌陷、火灾、水淹等重大安全隐患的电力电缆通道进行专项治理改造;
5、推进城市电网、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;
6、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热及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;
7、打通市政基础设施的“ 最后一公里”;
8、在城市新区、各类园区和成片开发区域,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;
9、老城区因地制宜推动综合管廊建设, 逐步提高综合管廊配建率。
(四)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程。
新建水厂规模共计0.45亿立方米,新建供水管网长度共计9.30万公里。对出厂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全面进行升级改造,总规模0.65亿立方米/ 日。对受损失修、落后管材和瓶颈管段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,共计9.08万公里。对不符合技术、卫生和安全防范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,总规模1282万户。在100个城市开展分区计量、漏损节水改造。
规划任务:
1、加快对水源污染、设施老化落后等导致的供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、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的更新改造;
2、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检查和改造,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;
3、推进城市再生水、雨水、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,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。